第690章三谋-《1949: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夜晚,学员宿舍的窗口灯火通明,直至深夜,里面传来的不再是棋局的争执或家常的闲聊,

    而是伏案疾书的沙沙声,以及针对某个战术细节或理论观点的激烈辩论。

    空气里弥漫着时不我待的浓烈气息。

    每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都明白,这篇论文,不仅仅是一纸毕业凭证,

    更是他们对这个急速变化的战争时代交出的第一份思想答卷,是对自身军事理念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升华。

    在办公楼的办公室里,陈朝阳台灯的光晕笼罩着铺开的稿纸。

    窗外是沉沉的夜色,但他的思绪却已穿透时空,将一江山岛的硝烟,视为剖析未来更大规模统一之的切片。

    未来的战争,尤其是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统一之战,绝非单纯的军事较量。

    他提起钢笔,在稿纸顶端写下标题:《论未来统一战争中岛屿作战之“三谋”体系构想》。

    他的笔尖完全跳出了传统军事论文的窠臼,构建了一个融合了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舆论的立体化、超限战蓝图。

    这不再是“如何支撑打仗”,而是“如何以非军事手段优先,军事手段为后盾,以最小代价达成最大战略目标”的战略设计。

    三谋者为上中下三谋,

    一为上伐谋,其攻心为上,舆论定势。

    战争的最高境界是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,或在战前已奠定必胜之基。

    此“谋”在于塑造态势,争夺人心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